媒体聚焦

走进北京一轻高级技术学校:笑容背后的秘密

发布时间:2014-05-07 14:09

北京考试报实习记者 孙梦莹 文并摄影

  北京一轻高级技术学校是首批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,这里毕业的学生练就了一手好技艺。走在红楼绿树的美丽校园,不难发现,身着黑底黄纹校服的学生总是笑容满面。五四青年节,记者走入一轻技校角门校区,探索学生笑容背后的秘密。

  好技艺 名师烘焙

  推开一轻技校烘焙实训室的大门,面包的馥郁香气扑面而来。二年级的常瑞雪正身着白色的厨师服,手上戴着厚厚的隔温手套,为面包翻转过油,使之颜色均匀。教室的另一端,烘焙教师毛懋带领十几个一年级学生制作“面塑”。30天前的蒸面晾凉变硬后,到了学生手中。经过“兑面”着色、静置与耐心揉搓,学生制作出作品的躯干,再由上至下制作眼睛、手臂等。一节课的功夫,白色的硬面团神奇地变成了电影《卑鄙的我》中备受观众喜爱的“小黄人”。

  在学生身旁不停指导的年经教师,是位大师级人物。作为西点制作的高级技师,毛懋在年仅29岁时就被评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的高技能人才。他获得过全国烘焙技术大赛金奖、北京市轻工行业技术能手称号等一系列荣誉。在学校,他把自己的技能和工作经验传授给学生并因材施教。他说:“教学生不像在企业带徒弟那么简单,要考虑学生的接受效果和接受能力,每节课前要做大量准备工作。”一轻技校里,像毛懋这样的大师不少,中国玉雕大师孟庆东、苏然、张铁成等等。

  好技艺 乐趣浇灌

  食品专业营养素分析课上,学生田钊和同学分组合作,利用实训室里的实验仪器,按照严格的操作规范,检测酱油中的营养素含量;机电专业学生在6层仿真电梯上,检验自己设计的程序是否正确;玉雕专业学生用小刀在石膏模具上练习传统雕刻技法……在充分的实训课程动手操作中,学生自己就能总结出规律、原理,将书本上的文字转化为一段经历、一项习惯、一种手感。放学后,学校开设第二课堂,可跨专业选课,利用已有师资为学生打开课外兴趣大门。

  学生在知识探索中感受愉悦,从他人肯定中获得乐趣。据烘焙专业安老师介绍,二年级高级工班的每名学生一天可以制作两三种面点,全班可做出十几种面点。记者品尝了学生刚刚制作出炉的起酥条,香酥可口。常瑞雪告诉记者:“自从来到一轻技校学烘焙,家里特意买了烤箱,在校学到的面点技艺回家也能实践,爸妈都很喜欢。”烹饪(中式烹调方向)专业的几位男生热情地端来刚炒制的鱿鱼,口感鲜嫩、菜品活泼。

  好技艺 岗位对接

  一轻技校面朝马路的那栋教学楼是著名老字号全聚德。这家餐厅是学校与全聚德集团校企合作的成果,也成为了学生的实训课堂。学生在这里能熟悉全聚德菜品的制作标准,掌握全聚德的掌勺经验。校长常明介绍,从“全聚德”冠名班走出的大批烹饪、饭店管理、市场营销等专业的优秀毕业生,现已成为全聚德的骨干,部分学生走上领导岗位,成为中国全聚德集团发展的中坚力量。

  不仅是全聚德,三年级学生有机会到各大企业实习工作。中国建设银行、国家电网、中国检验检疫局……处处都有一轻学生辛勤的身影。高三学生蔡尚华从去年8月起与海航航空技术有限公司签订了为期一年的实习合同,从事机务方面的工作。扎实的知识与出色的技术能力让蔡尚华很快获得工作单位的认可。实习期还未结束,他已从一名普通工人荣升为部门干部。校招办主任王东自豪地介绍:“去年海航从一轻技校招收了40多位实习生,今年还将扩大规模。”

  在名师指导下,从学习中体会到乐趣,爱上行业,然后走上与专业相关的心仪岗位,这就是一轻技校学生幸福的求学就业路,也是每个学生脸上笑容的秘密。